高考地理问题: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
时间:2020-12-30 03:03:36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问题: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
1.A 等高线向低处凸,应为山脊 B 1处等高线比2处密集,坡度应比2处大 C 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3处为迎风坡,降水多 D 马尾松喜寒,东南地区气候比较温暖。2.A 判断风向1.高压指向低压2.垂直于等压线3.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故1处吹 偏南风。 B 中心气压高,天气系统为高压中心,不会出现锋面 C 高压中心,天气晴朗。 D 同C。3.等震线: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7、选B图中显示该地岩层中有三条裂缝,说明至少发生过三次地震;图中d处的裂缝可能是c处的地震之后,后来的地震形成的。8、选C图中显示c出发生地震时,上面的沉积物中没有裂缝,说明当时上层的沉积物还没有形成;a、b处发生地震,裂缝一直由下层岩石裂到上面沉积层,说明地震发生较晚,这些沉积层都已经形成。第7题:根据题意,地震发生次数可观察裂缝的数量,图中有四处发生过裂缝,但ab裂缝的位置相似,可能是同一次
滑坡成因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下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为滑坡。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几子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结构面。规模大的滑坡一般是缓慢的、长期的往下滑动,有些滑坡滑动速度也很快,其过程分为蠕动变形和滑动破坏阶段,但也有一些滑坡表现为急剧的滑动,下滑速度从每秒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山坡、丘陵地区的斜坡、岸边、路堤或基坑等地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
选C。你不选C的原因是你不懂什么叫基带。基带是指最底部的那层自然带,也就是一座山海拔最低的所属自然带。所以博格达峰的基带是温带荒漠带;那为什么不选D的原因是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一般是固定的(可能有微小变化),不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变化。比如说高山草甸带,即使到冬天草都枯了,也还是高山草甸带。只是说植物的形态变了而已。不懂再追问,望采纳!该地基础海拔1000米左右,温带荒漠就是山麓自然带D项,自然带是气候